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臨終前的臺灣情結【2】

秦九鳳

2020年09月28日16: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二、召見羅青長,

不能忘記臺灣朋友

1975年12月20日上午,周恩來平靜地躺在病床上。當時,他的體溫是38.7℃。從是年12月中旬起,他已無法進食,所需要的營養靠管子通過鼻飼直接送到他的胃里。筆者訪談過周恩來的副衛士長張樹迎。他說,當時總理生命已經垂危,醫護人員為了執行小平同志“延長生命、減少痛苦”的指示,給他輸血、輸液、導尿、鼻飼、排液等等。最多時他身上同時插著17根管子,還要經常為他使用安眠藥和止痛針。他身上的病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那天上午11點左右,周恩來醒來,說:“我要見羅青長!庇捎谒眢w虛弱,加之高燒在身,話說得不是很清楚,正在他病房值班的張樹迎開始沒有聽清,直到把耳朵湊到他的嘴邊,才聽清楚是要見時任中共中央調查部的羅青長部長。那天是星期一,羅青長同志還未下班。張樹迎他們經過電話與他家里和辦公室聯系,很快用總理的車將羅青長接到醫院。

羅青長到醫院后,周恩來又已經昏迷過去了。他只好坐在外邊等。等了二十多分鐘后,周恩來醒來了,羅青長趕快來到周恩來病床前。周恩來認出了羅青長,可他想握手已經沒有了力氣。羅部長也是把耳朵湊到周恩來的嘴邊。然而,周恩來還沒有說幾句話,強烈的病痛就又一次向他襲來。周恩來連忙對羅部長說:“我太累了,要體息一下!闭f完,很快他又昏迷了過去。羅青長只好又退到病房外再等。等啊等,一直又等了快半個小時,已經是下午了,周恩來也沒有醒來,羅青長見總理短時間醒來的可能性不大,只好含淚離開醫院。

1993年9月筆者在京訪晤羅青長同志時,曾問他周恩來當時和他說了什么。羅青長告訴我,總理主要是交待他不要忘了臺灣人民,更不要忘了在臺灣的朋友,像張學良、張鎮等人。

張學良為世人所熟知,張鎮是何許人呢?羅青長告訴我,張鎮是湖南常德人,黃埔一期生。他后來追隨“校長”蔣介石,一直身居要職。那么周恩來臨終前為什么會想到他呢?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經國共雙方代表努力,于是年10月8日達成國共和平建國的協議并草簽。于是,人稱“和平將軍”的國民黨談判代表張治中由于高興和喜悅,在重慶大禮堂邀毛澤東、周恩來和國民政府要人一起舉行雞尾酒會,還請了重慶魏家班子來唱京劇名段《打漁殺家》。

就在一派喜氣,各方愉快的氛圍中,柳亞子先生突然造訪,他想要見見潤之(毛澤東)先生,因為事先無約定,現場又不能回避,于是由周恩來出面做工作,請柳亞子先生改日約會,并讓自己秘書李少石坐上自己吉普車將柳亞子送回家。

由于當時“八辦”只有這一輛車,而毛澤東又在禮堂看戲,隨時可能用車,司機便一心想著快去快回。所以在回來的路上不小心碰撞了一隊從前線剛下來的國民黨傷兵。司機又怕處理事故時耽擱太久,便想一加油門離去。哪知帶隊的排長見吉普車肇事后竟然企圖逃逸,于是舉槍就射。子彈打穿油箱后剛好穿進李少石的心臟。駕駛員轉頭一見李少石胸部涌血,知道闖了大禍,立即將車開到醫院搶救李少石,然后自己開車到辦事處,告知李少石出事,接著自己逃之夭夭。辦事處的同志一邊派人去醫院請醫護人員救治李少石,一邊派人來到大禮堂,悄悄向周恩來告知李少石被槍擊成重傷,生命垂危。那時已是深夜,周恩來聞報后首先想到的是毛澤東的安全,他設想蔣介石是否有意要對毛澤東等人下毒手,但又怕驚動毛澤東,只輕聲對坐在自己身邊的毛澤東說:“我出去有點事!

周恩來一出禮堂就立即想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當年在黃埔軍校和自己關系比較密切的張鎮將軍,當時任國民政府陪都重慶憲兵司令。周恩來立即用電話和他聯系上,說自己在大禮堂,現在出了重要事件,必須要他親自來一趟。

張鎮在電話里感到當年溫文爾雅的老師周恩來心情焦急,估計到他確有要事,就飛快地乘車趕了過來。他一見周恩來馬上立正向周恩來敬軍禮說:“報告周主任,學生張鎮到!”

周恩來一邊向張鎮回禮,一邊感到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因為周恩來判斷:如果是蔣介石下令對當時在重慶的共產黨人下手,就少不了對身為憲兵司令的張鎮委以重任,而張鎮也決不會還對自己恭恭敬敬地執弟子禮。于是,他在向張鎮簡要說明李少石在路上遭不明槍擊后向張鎮提出了兩點要求:一、迅速查明真相,緝拿兇手;二、一會兒散戲后,請張鎮用自己的座車將我們的毛澤東送到我們指定的地點,確保他的安全。張鎮不僅答應了周恩來,后來也完全做到了。就這一點,周恩來一生心存感激。他曾對羅青長、童小鵬等人說過,“一個人哪怕他一輩子只做過一件好事,而這件事對革命是有益的,我們就要永遠不能忘記他!

這就是重情重義的周恩來臨終前還牽掛著早已去臺灣,并且已于1950年就已在臺灣病故的張鎮將軍。

周恩來召見羅青長的事發生在周恩來逝世前的二十多天,可見他是多么地關心臺灣、想著臺灣人民、想著那些曾經和他親切相處過的臺灣朋友。

三、骨灰放在臺灣廳,

讓他最后—夜在“臺灣”過

1976年1月15日,周恩來的追悼大會結束后,根據當時周恩來治喪委員會的安排,骨灰第二天才撤。那么這最后一夜把周恩來的骨灰放哪兒呢?按一般人家習慣,他的骨灰應該回家放置在西花廳,和家人、親人們在一起,度過這最后一夜。但是,周恩來在生前已經對鄧穎超有所交待:他的骨灰要放在人民大會堂的臺灣廳,讓他的最后一夜在“臺灣”度過。

據周恩來的1949至1954年的貼身衛士韓福裕對筆者回憶:總理的骨灰盒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安靜地放置于人民大會堂的臺灣廳內。在骨灰盒的左右兩側,還放置有六盆盛開的水仙花。那翠綠的葉子,鮮黃色的花蕊,是那樣的圣潔,正象征著周恩來的崇高品格,那情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周恩來是位偉大的愛國者,在從事革命和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半個多世紀里,他的足跡留在了祖國大部分的山山水水。唯有讓他遺憾的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他都未能去西藏和臺灣。西藏畢竟早就和平解放了,已歸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而臺灣至今還孤懸海外,這是他臨終前一件十分遺憾的事,因此,他要讓自己的骨灰最后一夜放在臺灣廳,以表達他最后還要和“臺灣”在一起的心愿。

四、骨灰撒進黃河口,

期盼海潮攜他去臺灣

周恩來的骨灰是根據他生前早就定下的愿望撒向祖國的山山水水的。一共分四次撒在了四個地方。其中最后一次是撒到山東濱州的黃河入?诘。

羅青長同志告訴我,周總理的骨灰撒到黃河入?谟袃蓪右馑。一是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周恩來的骨灰撒進母親河后就表示他最終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好讓他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同時,祖國也是母親,讓他回歸母親懷抱也就是回歸了大地母親。二是周恩來生前十分關心臺灣朋友、臺灣同胞。他希望自己的骨灰撒進大海后,通過海潮的作用,能將他的骨灰帶到臺灣,讓他和臺灣同胞在一起。

周恩來臨終前,臺灣、臺灣同胞、他在臺灣的朋友時時縈繞著他的腦海,也正是他永遠放不下的臺灣情結。

(責編:張鑫、唐璐)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六月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