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領袖人物紀念館>>周恩來紀念網

周恩來故居二三事【3】

張秋兵

2019年12月30日15: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古井與古木

  典型的蘇北民居一般都有水井和榆樹,寓意為“飲水思源”、“年年有余(榆)”。故居內,周恩來乳母蔣媽媽的住房前有一口古井,周恩來常跟蔣媽媽一起從這口井里打水來飲用洗漱、澆瓜澆菜。井沿上的洞孔是當年系井繩用的,井沿邊的溝痕是打水繩索長期摩擦留下的。至今,井水清澈透明,可正常飲用。

  周恩來對這口井的印象很深,1960年,他在接見淮安縣委負責同志時,還特別提起這口井,他說:“我家的那口井還在嗎?”并向在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庹(庹,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把長的繩子,就能把水打上來!痹娙顺墒鼌⒂^故居時,曾寫下一首詩:

  這口井很老了,卻又年輕,只因深深地印著,一個偉人的少年身影。這里的鄉音響遍世界,只因井水親親地潤過,一個偉人的喉嚨。這口井在地里,也在人民心里。這口井在淮安,也在全中國。

  古井附近還有兩株榆樹,據傳是周恩來童年時期親手所植。古樹現已高達20米,粗壯的樹干要兩個成年人伸出雙臂才能合圍,龜裂的樹皮又粗又厚。每年春季,碧綠的榆錢如天女散花般地飄落,落在故居的屋頂上,飄在井水上,沾在游客身上。

  故居的西北側有一塊空地,占地700平方米,是周家的后院。周恩來童年時期曾隨乳母蔣江氏在此種植瓜菜,并在此放過風箏。在后院的西南墻角有一株素心臘梅,為臘梅中最名貴的品種。寒冬臘月,傲骨錚錚,純黃的花蕊競相綻放,色澤明亮,濃香純正,沁人肺腑。這株臘梅樹齡上百年,相傳是恩來誕生那年,祖父周攀龍親手栽植的;窗踩朔Q之為一品梅:臘梅,花中一品;周公,官至一品;其德,人之一品。

  1908年,周恩來的生母、嗣母相繼去世,八嬸母楊氏成為了周恩來的實際監護人。為了一家人的生存,楊氏和周恩來一道跑當鋪典當衣物,將房子押給人家,維持那半飽半饑的生活。楊氏篤信佛教“積善行德”,在周家十分敗落艱難的困境下,仍不忘燒香拜佛,并在住宅面前栽種了一株觀音柳。這株柳樹生命力極強,歷經百年滄桑、霜打蟲蛀,仍是一片生機,枝繁葉茂。

(責編:張妍、張鑫)

推薦閱讀

光輝一生

全黨楷模

周恩來紀念場館

國內紀念地 海外紀念地巴黎戈德弗魯瓦大街 巴基斯坦周恩來路 巴黎花神咖啡館 朝鮮咸興周恩來銅像 德國柏林聯邦大道 日本嵐山詩碑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六月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