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正
2019年12月17日15:44 來源:中國僑網
“總理是國家的,不是我們家的!毙轮袊_國總理周恩來侄女周秉宜4日作客南開大學“公能講壇”,回憶周總理的生活點滴,講述“西花廳的家風與家規”!安负筒覆粌H嚴于律己,對親屬們也嚴格要求,這使周家樹立起了良好的家風!
周秉宜是周恩來胞弟周恩壽的三女兒,1949到1968年期間,在中南海與周恩來、鄧穎超一起生活,從小受到他們的言傳身教。一直從事周恩來思想研究工作,有著較高的學術造詣,F為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周恩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伯父不讓我父親擔任什么官職。所以,父親一直就是內務部的一名普通干部!敝鼙苏f,北京解放以后,周恩來就把三弟一家接到北京,原因有二:其一,周恩來的母親臨終前囑咐他一定盡長兄職責,照顧好兩個弟弟;其二,擔心弟弟在天津受到特殊照顧,破壞黨的紀律!耙恍╊I導有意提拔我父親,也都被伯父拒絕了!
在周秉宜的記憶里,周恩來工作起來一直沒日沒夜,晚上經常工作到凌晨五、六點,每天只睡不到6個小時!耙坏酵砩瞎ぷ,伯母就特別不放心,就怕他坐進辦公室里好幾個小時不出來!敝鼙苏f,周恩來工作起來是不允許打擾的,別人勸他休息,他總是“拖延”。
后來,鄧穎超想了個辦法,她有意讓小孩子進去把周總理拉出來,“強迫”他休息!叭绻莾和,他是不太拒絕的。因此,我那時候比較多的任務是拉他出來去散步!敝鼙苏f。
西花廳是總理辦公的場所,孩子們在西花廳生活也有“三大紀律”:保持絕對安靜;周恩來和秘書們的辦公室不能進,不能享有領導干部子女特殊待遇;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
作為總理的侄女,周秉宜從來就享受不到所謂的領導干部子女“特殊待遇”。她回憶,某年夏天,總理在西花廳接待蘇聯外賓。國務院招待科的工作人員就準備了一桶冰淇淋,用以招待外賓。工作人員看見兩個小孩兒在,就給周秉宜他們一人盛了一小碗!昂芸煳也妇椭懒,她把那位工作人員嚴厲地批評了一通。以后就再也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我們再也沒吃過那么好吃的冰淇淋了!敝鼙苏f。
周恩來總理還規定,家里的小孩子上了小學就不能再在西花廳吃飯了,必須去吃大食堂。周秉宜記得,上小學的那年九月,總理的衛士長發給她一個搪瓷缸、一把勺子,給了她兩毛錢,讓她和哥哥一起到國務院第三大食堂打飯吃。從那以后,除了老家來了親戚外,無論刮風下雨都是如此。
雖然是周總理家的孩子,周秉宜卻不被允許隨便到其他領導家串門、玩耍,就連西花廳的工作人員家也不行!安覆辉试S我們去打擾別人,給人家帶來麻煩!敝鼙苏f,小學畢業那年,鄧小平的女兒鄧楠熱情邀請周秉宜去家里玩。在“請示”了伯母后,按照伯母要求,到中南海大門外,通過警衛通報,請鄧楠出門接到家里。
“其實,是可以從里面穿過去的,而且警衛都認識我們這些孩子?墒遣妇褪遣辉试S搞特殊,嚴格按照出入規定來辦!敝鼙苏劶巴乱患,處處透出“家風正”、“家規嚴”。
周秉宜還一直記得總理曾在一次家庭會議上的表態:“你們不是我的子女。如果是,我會要求得更嚴格!
“伯父伯母為什么那么嚴格地要求我們?他們就是想讓我們明白,總理是國家的總理,不是周家的總理,是為大家服務的!敝鼙吮硎,因為總理的言傳身教,自己無論什么時候都提醒自己是個普通人,不能搞特殊。